“虽然环境不好,但你自己努努力好好学就一定可以的。”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似乎是“只要自己努力”,其他一切的因素都可以忽视似的,环境是不重要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好。
在初中之前,我认为转校和搬家是很常见的(换了三个幼儿园,两个小学搬了四次家),在高中之前我并不认为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能给孩子学生带来什么影响,直到去和同龄人,和同学朋友交流到关于“学习”之外的,他们的不同视角。
我记事非常早,能记得最早两岁提前上的幼儿园小班是在老家镇子上巷口的一个门面房里亲戚家开的私人幼儿园,是拿自家的住房摆上两块黑板便分出来两个教室,我的教室里只有五个学生,一样的街头巷尾的孩子,土孩子,老师会把不听话的孩子关到特别准备的巨型垃圾桶里关禁闭,我好像因为和其他小孩打架被丢进可回收垃圾桶里过,也合伙玩闹着把同学互相钻进去过,不过也只有这一点记忆了。
然后是幼儿园中班,跑到了巷子过马路对面镇中心小学的附属幼儿园里,是正经教室的大班级里,舅妈的办公室在楼上,会时不时丢糖果下来,倒也有趣,中班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形成上学的概念,能记得只要学校的门是打开的,我就会直接跑回家去,还有一些依稀的记忆是有关于老师告诉我们不要扣废弃电线里的电子块,还有和班级里的某个同学学果宝特攻拜了把子,再没记住过就是了。
幼儿园大班是搬到市区和父母一起住了,有几个亲戚是市机关幼儿园的干部老师,于是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被各种特殊关照,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姨妈会看着我不让我挑食,课后还有兴趣小班,我妈的音乐舞蹈之梦让我去学了恰恰舞,到现在还记得学的扭腿动作以及第二天就苦恼着不学恰恰舞转到水彩版去了,大班的事情结果而言记得的很多,水彩课画了哪些内容,给不同大小水彩笔起不同的名字,会提前完成画册简单的作业,在操场上玩123木头人,在阴雨天时抓蜻蜓,以及最后幼儿园毕业的小汽车礼物。
接着是小学,因为年龄的原因我没能是市实验小学,仍是靠关系进了市师范的附属小学,小学的老仓库里还堆着老式幻灯片生锈的订书针与塑料片,班上有过三对双胞胎,两对同卵根本分不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另外一对倒是哥哥早熟大叔黑脸,弟弟娃娃大脑袋白脸。班上有一个同学父母离婚分居,他爸爸住学校南边,妈妈住学校北面,他有时会分两边的跑,对那个时候的我老师,感觉还挺新奇的,他居然有两个家,有两个可以放学回去的地方。
附小没有校服,大家都穿的自己的衣服,偶尔放学路上班主任还会问我穿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她也想给自家小孩买一身。一个年级只有五个班,两栋教学楼一个操场学校就这么大。家长会的家长多是工人商贩乃至爷爷奶奶来的环卫工人,我不觉得奇怪,我只和同学们玩的开心就好。
五年级转学到了市实小,校服刚发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还会忘记不能穿自己的外套上学了,学校很大了,黑板也从有些破皮的黑木头换成了投影仪智能黑板,每个班里都有热水器没必要再去挤一个楼层一个的大铁水桶,居然除了上课还有校运会,跳蚤市场,演讲比赛,地震演习,机房课外的美术科学音乐课还有专属的教室,班级元旦晚会有几个同学会带来自己的小提琴电子琴,家长会的大人们也好像衣冠楚楚了许多,也只有最后两年的同学,我可以在初中的学校再看到。
我曾是好孩子好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没有一点点压力难度的,家里也从没有关注过我的学习校园生活,所以我认为成绩好就是理所当然的,我所在的城市里只有两个很好的公立初中,也就自然而然的觉得大家同学们都会是这两个初中的同学,而事实上,我也只知道绝大多数小学最后两年的同学继续是同学,此前的朋友,再没见过面。
……
“只要自己努力。”
……
初中的前两年我呆在中上的实验班,我那一届一共936个学生,我一直在400-600的排名浮动着,班上有好多优秀的人,有好多我从没见过的面孔,原来我的初中有自己的小学部,生源质量的差距太大了,在市实小能名列前茅的我,在这里只是普通的中等生,学校好大,有校史馆,观星台,大剧院和学术报告厅,三个操场十几栋教学楼,食堂也不是分出来的空教室了。同学们的家境大多是富裕的,班级晚会时有不少家长提供数千元上万的道具礼物,寒暑假时学校还会组织出国的研学旅行。
在学习上,听说全校排名第一的学霸一个周末要上七个补习班,我好像无论怎么样都追不上那些学霸了,他们好多家里都有请家教,最后中考满分780考出748的市状元也是本校的学生,这还是她身体不好体育只拿了及格分的情况下。失常考了670的我,好像只能遥遥的看着他们发光(ps那年普高线510)
……
“只要自己努力”,真的,够吗?我想还是够的,我早恋喜欢恋爱的某人,她的家庭就是一般的工人,她就是个很努力的人,在严苛的家教下,她一直是“附中之星”(年纪前二十),也考上了一中的创新实验班。那么努力之外,环境就不重要吗?不可能不重要的,当我有意识到环境中,我不再是只靠聪明点的脑袋就能轻易考出好成绩,发现试卷最后几道大题,很少才会有解出来的思路,发现有些自己很努力的地方还是追不上哪些学霸们,发现自己懈怠的时候,家教的松懈环境会加剧我的懈怠,发现有些问题我自己解决不了,也没法求助他人的时候,又怎么不能证明,环境不重要了?
初三的一年,学校将三部班级(A+班,A班,B班)分成了二部(A+班,A班,以及单独划出去的特别A+班),于是我从A班掉到了A班,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班级排名就从中间党变成了名列前茅(年级前100特别A+,101320一楼A+班,321450二楼A+班,451750三楼A班,750936四楼A班),其实大家都知道,私下自发地将一二三四楼分为了ABCD班,不同部的班食堂的分座分开,放学排队都划在两个地方。同样的老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期待值要求也都有所差异,从优等生中低端来到劣等生最顶端的我,第一次了解到发生在学校里前所未闻的恶劣事件,在二部,打架斗殴是日常的,欺凌侵犯也是会发生的,我想我还是个好孩子,好学生,但当周围的人戾气影响风气,玩闹大于学习,“自己”又是否足够呢?我想是不够的,好在我有遇到好的老师,至少在班级里,在班级的前三排座位上,我们还是在好好学习的,幸好,我没有这么早的堕落。
然后我有发现,班上离异的家庭变得多了,家境不太好的同学变得多了,有同学被开除了,有家暴把他父亲打伤了,有不回家但是正常上学然后被发现被校外富二代包养的了,有打伤老师被送去戒网中心的了,还好,我还没有堕落。
……
“环境,怎么可能不重要呢?”
……
高中的开始,是我会无数遍谈及的我腐烂的开始,其实最开始,我只认为是老师差了点,认为大概也就会是和初三一样,虽然是民办,但我是正取的实验班,最多就是稍次一点而已。
然后一系列的打击让我昏睡,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高中,我只是哭泣,昏睡,而好笑的是,即使我一个学期都没抬头听过一次课,我的成绩也能在67人的班级里达到前二十。
于是把我整乐了,我不再哭泣了,但继续昏睡,昏睡的成绩不断的掉,搞笑的是即使我吃光了我曾是好学生的底子,在高一的期中我还是能排到40名,然后还是睡,直到睡到倒数,睡过分科分班。
最大的原因我一直怪罪在自己身上,假使我更努力些,我就不会呆在这样的学校里了,假使我更清醒些,我就不会让自己昏睡下去,浪费自己的才智,时间了,假使我做的更决绝些,对自己更极端些,我就不会受家里松懈的家教环境,撒出掩饰的谎言,自欺欺人了,假使,假使,我没有遇到那样的苛责的老师,没有遇到,,,
尽管如此,我依旧待在实验班,至少实验班还在正常的上课,还有教导主任巡查,还有对于学习竞争意识,有听说普通班有女孩子怀孕了,听说普通班有小情侣在班里接吻,听说,听说。
……
和同学聊及家庭,一向如猴子般上蹿下跳印象里满脑子游戏篮球的他眼神突然暗淡下来,是很无奈的说,“有些人只适合谈恋爱,不适合结婚过日子。”后面我才知道,他父母早早就离异了,家里没有人管他,每天昏睡的比我还严重,过度肥胖的他玩笑似的的说,“他们现在已经放弃我了,反正我也就花点他们的钱,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二胎身上了”,我记得他们家挺有钱的,他的妈妈是我母亲的同事,怎么从来没有听闻过呢?那个经常和我一起玩,有事没事搞点黄色,一起讨论小说剧情的他有一天夜晚突然问我在不在家,能不能在我家借宿一晚,那个晚上,他跟我说,他妈妈是他爸爸的第一任老婆,现在那个和第三任老婆组成的根本不是他的家,他妈妈也再婚了,家里管他的大人只有小姨,而他小姨夫今天又因为什么事吵起来了。
……
怎么可能不重要,怎么可能不重要。
……
现在大学的宿舍里,四个人有两个离异家庭,还有一个高中抑郁症自残住过神经病院的,我的大学是最末流的大学,绝大多数人都在混日子,还好我运气比较好,录取了和211合作的专业班级,让我有机会更进一步,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来我们学校的人是环境下影响出的乱七八糟的问题,其实想一想很简单的事,普遍的人都是不普通的,或者说连普通的门槛都摸不到,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学校,普通的朋友同学,普通的大学,再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死亡,普通太令人羡慕了。
我以为及格的换算是100分的阈值划一道60分的及格普通线,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达到60分的,大家都是可以拿到更高分的。而实际上的换算,是100的满分先算出平均分当做阈值,平均分是60分,那及格线就是36分,超过36分是及格,达到60分才是普通。
……
“虽然环境不好,但你自己努努力好好学就一定可以的。”人靠自己的努力,究竟可以超过多大的环境呢?我想这是基于环境本身的分数,时代的影响,以及很多很多命运的运气的随机性,假设努力系数是0.1,那40分的环境可以提升至44分,57的环境可以提升至62.7分,而时代命运运气会随机带来更多的提升或降低。
我并不否认努力是重要的,但我不认为努力就一定会带来提升,引用一句正能量语录,“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收获”/“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决定性要素不是努力,是机会,但努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得到机会的可能。
如果问我环境重要还是努力重要,那我认为是环境重要,但这不是不努力,至少不是歧视抗拒努力的理由,至少“靠自己的努力”,总是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