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家有木有怀疑过自己MBTI的准确性?
有些人说性格是天生,或许是天生。但是,有时人的思维什么的未必与行为表现相符。一个人可以在外在显示出理性的态度,活跃的态度,或者随意奔放的态度,然而内在性格却未必这样子
MBTI测试中,大多数都倾向于对日常行为做出判断,然而个人认为这并不算科学。拿P和J来说,他们分别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生活上的随性与严谨,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随性与严谨。个人认为,一个注重生活细节的人,往往可能把严谨显示外表,而对精神世界不闻不问。我曾接触过一些ISFJ/ISTJ,他们把日常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学校中完全是学霸,甚至可以把论斤数的寒假作业一张张写完并认真批改最后令大多数老师同学瞠目结舌,那些只写完一部分的只有独自叹息。然而当我询问她的精神世界时,她却表现出完全一无所知的样子,不用说倾向,就连概念都很少认出。
另一个例子来说,认识一个日常生活中相当随性的人,可以漠视各种规则,可以各种随心所欲,甚至能在最紧张的时期上课悠哉玩手机,可以完全不把老师的各种话当回事,随后表现出慢悠略调皮无辜的淡定样,犯错可以脸不红心不跳,于是乎成功成为了班级最不守纪律的学生。然而当涉及内心世界时,却相当严谨严肃认真,有种不容一点扭曲与其瑕疵的执拗感。
那么说,你能准确地说他们谁随性,谁秩序,谁宽容,谁果断吗?就像典型蓝色性格,归根结底就说了两个类型:INFJ和ISTJ。这两者都很严谨,前者是精神世界上相当严谨,后者在日常生活中相当严谨,然而虽然同是严谨者,他们的八维功能却是完全相反,那么我们只可以一种颜色来判定他们吗?正如我们是否可只通过JP来判断一个人的生活&思维态度?
有很多事情都会有实质性的不同,正如物质生活中的严谨与随性和精神世界中的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那么,我们判断MBTI时是否只需通过简单的行为测试就可知晓?不是的。如果你想清楚你的内心深处,知晓你的基本思维模式了解自己,就请抛开外界的定义,毕竟有些定义是不真实的,有很多东西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完整改善提高。克服了羞怯的外向代表精神世界的原本开放吗?克服了懒散的秩序代表精神世界的绝对果断吗?一种逞强的感性者你真能确定理性是他的灵魂吗?如果一个人就这样外在的反复整理洗脑,逐渐地偏离了基本的思维认知,在性格测试中随意领取一个符合外在形象的类型就自以为自己内在就是这样,请问这样能准确接近最真实的自己吗?
如果想以了解自己和他人为目的来接触MBTI,建议把内在性格和外在形象区分开,多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与动机是什么,坚持你生存下来的信念是什么,或者看看八维功能中哪个功能较好(当然这也可能有欺骗性)。自己是什么样子应该是自己去了解与挖掘,并不是一个测试就能评定你的人格,也不是多个相同结果的测试就能确定你就是这么样的人。如果存在自我欺骗与扭曲,再多测试都是一样的,再多相同的结果也依旧是没有说服力的。
所以,接近自己,最重要的是接近自己的本真。发掘自己的内心吧,根据内在最真实的偏好,相信你们也期望大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