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就是因为有相似经历才会共情的。这些都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他们共同组成了我。我承认自己的卑劣就是在承认自己的真实,不是每个人都会是英雄,如果我是虫豸,那就是虫豸吧,我要在阴暗小角落里安稳补觉了
我已经走出那个噩梦了,我已经上大学了。我再次翻开《罪与罚》的时候依旧会因为马美拉多夫的痛苦而共情,但我没有被踩碎骨头,不是吗
我不信教……如果我向过去的自己忏悔罪过,他会原谅我背叛苦难吗?会原谅自己犯下的罪吗?
初二共情拉斯科尼科夫的超人追求,直到高中才听懂酒鬼趴在女儿腿上的哭诉
我,我该怎么办呢?你难道敢说我这样的堕落,这样的颓废,我这样的废物不是世间的虫豸吗?又或者……难道我的痛苦不真实吗?而我在感受痛苦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一点点从其中感受到快感吗?当我被剖开,向世人展示我的卑劣,当我挖出不敢开口的嫉妒和憎恶,辱骂和诅咒……我怎么不算是被承认了“自己”的真实呢?
他不是神明。他是个疯子,是个浑身脏污,会用破布衣裳护住酒瓶的醉汉。但他站在两百年前问我,你们谁没有罪呢?
。总能看到有人在网上用功利主义嘲讽别人投入情感的对象,自以为理智的作出一副优越地样子。但画作不会只是纸和颜料,构建的角色也不会只是立绘和数据我到底是个浪漫主义者,我可以理解,但永远无法接受他们的高高在上
明明这生来就该是人类的一部分
“回声”没有传出的痛苦,抵达不到的远方。困在房间里的惨叫终于等到了下一个可以听见的人,但发出声音的人早已死去
我真的太喜欢故事里的“回声”了……母亲的话语在脑中回响,亡灵的哭诉在地底徘徊。胡安一直都是在通过回声去构筑自己对这片废墟的认知,我也一样
最开始因为好奇书中出现的龙舌兰酒买来尝了尝,最后默默把它塞在柜子角落不愿再碰(痛苦面具)
但是也因此了解了龙舌兰这种植物,一见钟情了呢🥰
无论是湿热窒息的雨林,或是燃烧开裂的荒原。那些毫不掩饰的性和暴力,疫病导致的晕眩和四处闲逛的死魂混杂在一起的混乱感……拉美文学总会在我感到沉寂的时候带给我震撼,让人目眩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