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MBTI

讨论
LnEoi
2012-01-02
心理成长
2010-09-10

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什么决定着你的成功或失败?怎样的人最适合与你相知或相爱?哪些职业最适合你?如何才能让你更出色?……

这些问题都会在你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之后迎刃而解,此外,性格还将告诉你更多前所未知的秘密。

人的性格倾向,就象分别使用自己的两只手写字一样,都可以写出来,但惯用的那只写出的会比另一只更好。每个人都会沿着自己所属的类型发展出个人行为、技巧和态度,而每一种也都存在着自己的潜能和潜在的盲点。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由美国的心理学家Katherine Cook Briggs (1875-1968) 和她的心理学家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根据瑞士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Carl G. Jung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和她们对于人类性格差异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而著成。经过了长达5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MBTI已经成为了当今全球最为著名和权威的性格测试。

MBTI倾向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产生于:
–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何处,从哪里获得动力(外向、内向)
– 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感觉、直觉)
– 他们做决定的方法(思考、情感)
– 他们对外在世界如何取向;通过认知的过程或判断的过程(判断、知觉)

用字母代表如下:
精力支配:外向 E — 内向 I
认识世界:感觉 S — 直觉 N
判断事物:思考 T — 情感 F
生活态度:判断 J — 知觉 P
其中两两组合,可以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

向你揭示出你的性格类型(以及其它15种性格)在爱情、职业、个人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优势以及弱点。

更重要的是,让你知道究竟如何“掌控”性格,让它对你的人生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MBTI测试

MBTI-M人格类型量表 荣格心理类型认知功能测试 凯尔西气质类型测试 MBTI性格测试快速版(24题) MBTI恋爱类型测试情人版(28题) MBTI恋爱类型测试单身版(28题) MBTI职业性格测试(88题)

不同类型的典型特征

ESTP的主要特征
ISTP的主要特征
ESFP的主要特征
ISFP的主要特征

ESTJ的主要特征
ISTJ的主要特征
ESFJ的主要特征
ISFJ的主要特征

ENFJ的主要特征
INFJ的主要特征
ENFP的主要特征
INFP的主要特征

ENTJ的主要特征
INTJ的主要特征
ENTP的主要特征
INTP的主要特征

心理成长
2010-08-31

<h2>MBTI施测流程和行为规范</h2>MBTI的第一张量表于1942年问世,之后不断修订、完善,至今已升级了10多个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仅仅在30多年前,MBTI量表还只对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开放。事实上,在MBTI?的设计中包含着一整套严格的施测流程和使用规范——

第一步调整测试的心态:施测师应帮助被试放松心情,最大限度地摆脱工作、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压力,尽量展现真实的自我。

第二步答问题卷:施测师应告知被试尽管按照自己的理解答题,不应与其他人讨论,施测师也不回答任何相关问题。

第三步MBTI 内容基本介绍并定位:施测师将MBTI的测试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告知被试,并指导其按要求进行自我评估。

第四步答卷计分并比较:施测师应指导被试计分,并对分数进行解释和深入讨论其涵义。

第五步最后确认:施测师将引导被试进入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帮助其明确自己的性格类型。

<h2>施测师的作用</h2>简而言之,施测师将确保被试始终处于轻松自如的状态下,既没有现实中工作、生活的压力,也避免受施测师本身的诱导,确保被试展现自我的本来面目,这是MBTI测试中,施测师的第一要务。

其次,施测师将指导被试正确实施每一个步骤,准确理解MBTI的测试结果。MBTI问卷的得分代表了被试对自身性格类型的清楚程度,而非其占有某种性格特征的完全程度或者表现强度;MBTI提供的性格类型描述仅供被试确定自己的性格类型之用,其中描述的各种行为表现没有好坏优劣之分……MBTI的有效性取决于施测中规范、有序地执行每一个环节,这离不开施测师的专业指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施测师将引导被试自己确定性格类型。MBTI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自我的本来面目,即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既然后天的种种环境压力和客观条件可能扭曲甚至彻底逆转个人的行为表现,那么对自己性格最有发言权的当然只能是被试自己。施测师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开道者”(而不是诊断病因的医生)提着灯笼照亮你面前的路却从不在意你去向何方——无论你的目的地在哪里,他只管提着灯笼照亮你的前方;然而,没有这样一名开道者你便陷于沉沉黑暗之中无所适从。

MBTI的评估系统说到底就是不断引导人们探索自我、进而认清自我的本来面目。甚至问卷得分也只是一种辅助或者参考,当测试结果与自评结果不符时,施测师将尝试找出原因或者作出解释,利用性格类型描述帮助被试澄清自我认识……施测师也许还会建议他接受MBTI的进一步测评,那时性格的每一个维度将被细分为五个子维度,所有的评估与解释都将更加精细、深入。无论如何,施测师不会一味坚持问卷的得分,然后拿出一纸对应的行为描述来说服你接受这样的结果。最清楚自己性格的当然恰是你自己,这也正是MBTI的关键理念之一。

<h2>正确、合理地使用MBTI</h2>现在我们知道,

MBTI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但是并不剥夺我们认知的自由,把结论强加于人;

MBTI可以有效地评估我们的性格类型,但是由此并不能推断我们的行为态度、智力水平、能力强弱、工作表现(未来祸福和命运)——MBTI在职业定位、领导力发展、团队建识、婚姻家庭关系的完善的等等领域大有作为正是凭借着规范而富有技巧的使用,决非随心所欲的滥用;

MBTI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而这有赖于每一位施测师恪守施测流程和测试中的行为规范。事实上,MBTI的每一位施测师都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认证,确保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都具备过硬的素质,有能力掌握整个评估过程,真正帮助人们发现自我。调查表明,没有施测师的参与仅使用MBTI?问卷,结论的误差率高达30%;而在未经认证的施测者的误导下,结果更加糟糕。

正确、合理地使用MBTI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它将为我们搭建起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之路……在沉醉于MBTI带来的诸多收益之前,让我们先迈出明智的第一步—— 找到经过认证的合格的MBTI施测师。

心理成长
2010-08-31

八个偏好性格特征的说明

内向型(I):

1.享受待在家中,经常是一个人独处,喜欢阅读、写作、思考或休息。

2.只有少数亲近的朋友或者认识的人很少。

3.不太多话,或者是突然在短时间内说一大串话,然后就累了。

4.通过一个人度过安静的时光以自我充电。

5.参加社交活动时,习惯于早到早退。

外向型(E):

1.喜欢和一大群朋友或认识的人参加定期的社交活动。

2.喜欢将时间花在外头,因为那里有很多机会与人们互动。

3.喜欢说很多话。

4.从社交互动中取得能量。

5.倾向于最后一个离开社交活动。

直觉型(N):

1.喜欢使用暗喻、类比和图文来沟通。

2.很少满意于事物的现况,总是努力改进世界。

3.偏好思考、阅读、谈论未来、发现新事物和了解生命的可能性。

4.不太擅长于实际的事情,例如使账本收支平衡;偏好执行想象式的工作,如:写对仗工整的诗,或创造一个伟大的概念。

5.喜欢抽象式的幽默,例如双关语。

感觉型(S):

1.喜欢在沟通中引用现成的可看见的具体事实、统计数字和概念。

2.接受生活的表面价值,并且相信“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拥有的”。

3.偏好思考、阅读、谈论:实务的、具体的和“当下”的题材。

4.擅长于生活中的细节和务实面,对于梦想家们谈论的遥不可及的题材并不太感兴趣。

5.喜欢实际的喜剧,通常是务实的笑话、尴尬的失误和闹剧。

情感型(F):

1.喜欢谈论关于感觉、感情关系和个人的话题。

2.避免争端和激烈的辩论,因为不希望任何人的感觉被伤害。

3.当人们需要情感支持时,他/她可以马上知道。

4.必须在一段谈话结束时,觉得对方喜欢并支持他/她,同时认为双方会因有过沟通而变得更亲近。

5.对热忱、风度好的人印象特别好。

思考型(T):

1.看起来有点疏离和没有感情,同时似乎对与他人在情感层面的互动不太感兴趣。

2.喜欢有激发性和有争议性的辩论,以练习分析性的思维,并不会以私人的态度看待这些讨论。

3.特别擅长发现人们任性的时候。

4.往往希望确定:交谈中已经交换了有价值的信息,且沟通的深层目的已经达到了。

5.喜欢聪明的人。

知觉型(P):

1.喜欢在沟通中快速地切换话题。

2.总是改变计划,你永远不知道他/她什么时候会出现。

3.通常都会迟到。

4.往往有些邋遢或杂乱无章(也许从其他人的眼光看来)。

5.喜欢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但不一定都会完成它们。

判断型(J):

1.喜欢在开始另一个话题之前,完全结束前一个话题。

2.喜欢执着于一个固定的日程计划,通常可以在固定的时间看到他/她。

3.约会很少迟到。

4.完美主义。

5.喜欢一次进行一件工作直到完成。

MBTI十六种人格类型的典型特征

ISTJ

1.严肃、安静、藉由集中心 志与全力投入、及可被信赖获致成功。

2.行事务实、有序、实际 、 逻辑、真实及可信赖

3.十分留意且乐于任何事(工作、居家、生活均有良好组织及有序。

4.负责任。

5.照设定成效来作出决策且不畏阻挠与闲言会坚定为之。

6.重视传统与忠诚。

7.传统性的思考者或经理。

ISFJ

1.安静、和善、负责任且有良心。

2.行事尽责投入。

3.安定性高,常居项目工作或团体之安定力量。

4.愿投入、吃苦及力求精确。

5.兴趣通常不在于科技方面。对细节事务有耐心。

6.忠诚、考虑周到、知性且会关切他人感受。

7.致力于创构有序及和谐的工作与家庭环境。

INFJ

1.因为坚忍、创意及必须达成的意图而能成功。

2.会在工作中投注最大的努力。

3.默默强力的、诚挚的及用心的关切他人。

4.因坚守原则而受敬重。

5.提出造福大众利益的明确远景而为人所尊敬与追随。

6.追求创见、关系及物质财物的意义及关联。

7.想了解什么能激励别人及对他人具洞察力。

8.光明正大且坚信其价值观。

9.有组织且果断地履行其愿景。

INTJ

1.具强大动力与本意来达成目的与创意—固执顽固者。

2.有宏大的愿景且能快速在众多外界事件中找出有意义的模范。

3.对所承负职务,具良好能力于策划工作并完成。

4.具怀疑心、挑剔性、独立性、果决,对专业水准及绩效要求高。

ISTP

1.冷静旁观者—安静、预留余地、弹性及会以无偏见的好奇心与未预期原始的幽默观察与分析。

2.有兴趣于探索原因及效果,技术事件是为何及如何运作且使用逻辑的原理组构事实、重视效能。

3.擅长于掌握问题核心及找出解决方式。

4.分析成事的缘由且能实时由大量资料中找出实际问题的核心。

ISFP

1.羞怯的、安宁和善地、敏感的、亲切的、且行事谦虚。

2.喜于避开争论,不对他人强加已见或价值观。

3.无意于领导却常是忠诚的追随者。

4.办事不急躁,安于现状无意于以过度的急切或努力破坏现况,且非成果导向。

5.喜欢有自有的空间及照自订的时程办事。

INFP

1安静观察者,具理想性与对其价值观及重要之人具忠诚心。

2.希外在生活形态与内在价值观相吻合。

3.具好奇心且很快能看出机会所在。常担负开发创意的触媒者 。

4.除非价值观受侵犯,行事会具弹性、适应力高且承受力强。

5.具想了解及发展他人潜能的企图。想作太多且作事全神贯注 。

6.对所处境遇及拥有不太在意。

7.具适应力、有弹性除非价值观受到威胁。

INTP

1.安静、自持、弹性及具适应力。

2.特别喜爱追求理论与科学事理。

3.习于以逻辑及分析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者。

4.最有兴趣于创意事务及特定工作,对聚会与闲聊无 大兴趣。

5.追求可发挥个人强烈兴趣的生涯。

6.追求发展对有兴趣事务之逻辑解释。

ESTP

1.擅长现场实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者。

2.喜欢办事并乐于其中及过程。

3.倾向于喜好技术事务及运动,交结同好友人。

4.具适应性、容忍度、务实性;投注心力于会很快具 成效工作。

5.不喜欢冗长概念的解释及理论。

6.最专精于可操作、处理、分解或组合的真实事务。

ESFP

1.外向、和善、接受性、乐于分享喜乐予他人。

2.喜欢与他人一起行动且促成事件发生,在学习时亦然。

3.知晓事件未来的发展并会热列参与。

5.最擅长于人际相处能力及具备完备常识,很有弹性能立即 适应他人与环境。

6.对生命、人、物质享受的热爱者。

ENFP

1.充满热忱、活力充沛、聪明的、富想象力的,视生命充满机会但期能得自他人肯定与支持。

2.几乎能达成所有有兴趣的事。

3.对难题很快就有对策并能对有困难的人施予援手。

4.依赖能改善的能力而无须预作规划准备。

5.为达目的常能找出强制自己为之的理由。

6.即兴执行者。

ENTP

1.反应快、聪明、长于多样事务。

2.具激励伙伴、敏捷及直言讳专长。

3.会为了有趣对问题的两面加予争辩。

4.对解决新及挑战性的问题富有策略,但会轻忽或厌烦经常的任务与细节。

5.兴趣多元,易倾向于转移至新生的兴趣。

6.对所想要的会有技巧地找出逻辑的理由。

7.长于看清础他人,有智能去解决新或有挑战的问题

ESTJ

1.务实、真实、事实倾向,具企业或技术天份。

2.不喜欢抽象理论;最喜欢学习可立即运用事理。

3.喜好组织与管理活动且专注以最有效率方式行事以达致成效。

4.具决断力、关注细节且很快作出决策—优秀行政者。

5.会忽略他人感受。

6.喜作领导者或企业主管。

ESFJ

1.诚挚、爱说话、合作性高、受 欢迎、光明正大 的—天生的 合作者及活跃的组织成员。

2.重和谐且长于创造和谐。

3.常作对他人有益事务。

4.给予鼓励及称许会有更佳工作成效。

5.最有兴趣于会直接及有形影响人们生活的事务。

6.喜欢与他人共事去精确且准时地完成工作。

ENFJ

1.热忱、易感应及负责任的--具能鼓励他人的领导风格。

2.对别人所想或希求会表达真正关切且切实用心去处理。

3.能怡然且技巧性地带领团体讨论或演示文稿提案。

4.爱交际、受欢迎及富同情心。

5.对称许及批评很在意。

6.喜欢带引别人且能使别人或团体发挥潜能。

ENTJ

1.坦诚、具决策力的活动领导者。

2.长于发展与实施广泛的系统以解决组织的问题。

3.专精于具内涵与智能的谈话如对公众演讲。

4.乐于经常吸收新知且能广开信息管道。

5.易生过度自信,会强于表达自已创见。

6.喜于长程策划及目标设定

心理成长
2010-08-31

<h2>MBTI简介</h2>MBTI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工具。它已经被翻译成近20种世界主要语言,每年的使用者多达200多万,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之内的大型企业。

MBTI全称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它以瑞士心理学家Carl Jung的性格理论为基础,由美国的Katherine C Briggs和Isabel Briggs Myers母女共同研制开发。

<h2>MBTI由四个维度上的不同偏好构成</h2>心理学认为,“性格”是一种个体内部的行为倾向,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持久稳定性等特点,是每个人特有的,可以对个人外显的行为、态度提供统一的、内在的解释。MBTI把人的性格分为十六种类型,由四个维度上的不同偏好构成:

第一部分:我们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以及自己的能量被引向何处

外向型(Extravert)关注自己如何影响外部环境:将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外部世界和与他人的交往上。例如:聚会/评论/聊天

内向型(Introvert)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将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内部世界,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例如:独立思考,看书,避免成为注意的中心,听的比说的多

第二部分:我们自然注意到的信息类型

感觉型(Sensing)关注由感觉器官获取的具体信息: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事物。例如:关注细节、喜欢描述、喜欢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

直觉型(iNtuition)关注事物的整体和发展变化趋势:灵感、预测、暗示,重视推理。例如:重视想象力和独创力,喜欢学习新技能、但容易厌倦,喜欢使用比喻,跳跃性地展现事实

第三部分:我们做决定和得出结论的方法

思考型(Thinking)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喜欢通过客观分析作决定评价。例如:理智客观公正

情感型(Feeling)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为重,将价值观作为判定标准。例如:对行为对他人情感的影响敏感,认为圆通和坦率同样重要

第四部分:我们喜欢以一种较固定的方式生活(或做决定),还是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生活(或获取信息)

判断型(Judging)喜欢做计划和决定,愿意进行管理和控制,希望生活井然有序。例如:重视结果(重点在于完成任务)、按部就班、有条理、尊重时间期限、喜欢做决定

感知型(Perceiving)灵活、试图去理解、适应环境、倾向于留有余地,任事情自由发展。例如:重视过程、随信息的变化不断调整目标

<h2>16种性格和偏好的简单介绍</h2>• 内向感觉思考判断型(ISTJ):喜欢有控制而且需要重视细节的工作,他们在重视责任和生产力、需要依靠事实解决问题的工作环境中会表现得很好。

• 内向感觉感受判断型(ISFJ):喜欢奉献型和服务型的工作。他们最适合做幕后工作。

• 内向直觉感受判断型(INFJ):喜欢能改善或帮助其他人,适合在团体或社区的工作。他们希望在世界上树立一个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形象。

• 内向直觉思考判断型(INTJ):这种类型的人是梦想者。他们是有创意的人,最适合重视多种可能性的工作。

• 内向感觉思考感知型(ISTP):喜欢需要速度的工作,而且他们经常以非常自主的方式快速完全任务。他们最适合需要自主性的工作。

• 内向感觉感受感知型(ISFP):喜欢能够帮助和支持他人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很低调,最适合辅助和促进协调的工作。

• 内向直觉感受感知型(INFP):喜欢能够体现个人截至的工作。他们最适合需要经常反省、想象和沉思的工作。

• 内向直觉思考感知型(INTP):这类型的人是抽象思考者,他们喜欢将想法概念化,最适合有创造性和挑战性、需要深思的工作。

• 外向感觉思考感知型(ESTP):喜欢进取和有风险的工作。在需要做大量决策而后果不可确定的取位上,这些人会工作得很好。

• 外向感觉感受感知型(ESFP):喜欢将自己投入到社会冲突中。他们很适合那些需要经常出差、参与和社交,而且需要有充沛精力的职位。

• 外向直觉感受感知型(ENFP):这种类型的人比较关注人。在需要用创造性和直觉解决问题的岗位上,这些人会如鱼得水。

• 外向直觉思考感知型(ENTP):他们是精力充沛、有创造性和挑战精神的人。他们最善于将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 外向感觉思考判断型(ESTJ):这种人士实用型的、具有多种能力的问题解决者。在需要组织人们研究方法或者开发系统的岗位上,这些人会工作得很出色。

• 外向感觉感受判断型(ESFJ):这种类型的人是优秀的仲裁员。他们最适合需要与别人协调的工作。由于他们出色的调停能力,他们经常被别人请来帮助处理冲突。

• 外向直觉感受判断型(ENFJ):这种类型的人是强有力的说服者,他们擅长影响和说服他们人,最适合激励别人采取行动。

• 外向直觉思考判断型(ENTJ):这种类型的人是天生的领导者。他们喜欢承担大量而广泛的责任,最适合管理工作。

<h2>MBTI的历史</h2>1913年 瑞士心理学家C. G. Jung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揭开了现代性格类型研究的序幕。

1921年 Jung发表《心理类型学》(德文版);1923年H. G. Baynes将其译为英文,并由纽约的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mpany出版。该书是公认的现代性格类型理论的奠基之作。

1942年 美国的Katherine C Briggs和Isabel Briggs Myers母女在Jung理论的基础上,开发了MBTI的第一张量表——量表A。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Isabel母女希望通过MBTI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从而避免战争。

1957年 MBTI升级到量表D,增设“词对问题”。

1962年 MBTI由新泽西普林斯顿的教育测试服务机构(ETS)出版,但ETS规定它只能被用于研究领域。

同年,Isabel Briggs Myers出版了她的研究手册,这是有关MBTI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她还应邀在美国心理学学会发言,标志着MBTI获得了当时心理学界的正式认可。

1962~1970年 MBTI升级到量表E,开始关注性格类型的性别差异。

1972年 “心理类型应用中心”(CAPT)在佛罗里达大学成立,它保存有心理类型研究所需的主要材料,并于1975年发起了第一次“类型测量学会议”。

1975年 咨询心理学出版社(CPP)成为MBTI的正式出版者;MBTI在专业圈内得到进一步普及,并且第一次获准为普通大众提供服务。

1977~1978年 MBTI升级到量表K;开发出“MBTI第二步”(StepⅡ),把每个维度进一步细分为5个子维度,通过复杂的计算机计分程序产生结果——“扩展解释报告”(EIR)——大大提升了性格类型评估的精度和深度。

1979年 心理类型学学会(APT)在CAPT会议上诞生。它的宗旨是促进MBTI的专业化和标准化,鼓励各种类型学派的多样化发展。

1998年 在量表研究中引入“项目特征曲线”(ICC),进一步加强了MBTI评估的科学性。

同年,MBTI升级到量表M,这也是目前使用中的MBTI的最新版本。

心理成长
2010-08-20

在2-6岁的儿童,我们能从他们的行为方式(态度),以及对监护人的依赖特性,分辨出他们的第一、四维度,即 EP、IP、EJ、IJ 特性。

MBTI儿童期分类(aged 2-6)

7-12岁的儿童,也有他们独特的认知特点。每个不同的儿童人格,在将来都会成长为16种人格类型中的某一种。

外倾感觉的 ESP

  1. 将来会成为 表演者型(ESFP)
    实干家型(ESTP)

内倾感觉的 ISJ

  1. 将来会成为 照顾者型(ISFJ)
    公务员型(ISTJ)

外倾直觉的 ENP

  1. 将来会成为 启发者型(ENFP)
    幻想家型(ENTP)

内倾直觉的 INJ

  1. 将来会成为 保护者型(INFJ)
    科学家型(NTJ)

外倾情感的 EFJ

  1. 将来会成为 关爱者型(ESFJ)
    给予者型(ENFJ)

内倾情感的 IFP

  1. 将来会成为 艺术家型(ISFP)
    理想家型(INFP)

外倾思考的 ETJ

  1. 将来会成为 管理者型(ESTJ)
    领袖者型(ENTJ)

内倾思考的 ITP

  1. 将来会成为 机械师型(ISTP)
    思想家型(INTP)
心理成长
2010-08-19

对于一个追求个人成长的人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没有一个单独的公式可以定义和解释个人成功之路。我们有不同的目标和关注重点,这意味这不同的活动和态度使得我们自己觉得状态良好。我们也有不同的天生的优点和缺点,作为我们天生的性格类型的一部分。那么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怎么在生活中感觉自己是成功的呢?

了解什么对你最重要

每种性格类型对成功都有不同的定义。了解自我是常见的目标,有助于帮助每个人去取得个人的成功。很多人们被别人脑中成功的观念而妨碍了对自己真正目标的追求,因为他们不太清楚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重要的偶像和影响我们的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可能和我们大相径庭。就这个例子来说,我们认识到自己天性相信的最重要的东西和我们被告诉是最重要的东西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我们大脑的差异,这点很重要。 如果我们花费了时间和努力去追求别人认为是成功的东西,忽视或者轻视我们内心灵魂发出的矛盾和冲突的信号,我们将筋疲力尽,很不快乐。认识到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是获得个人成功的主要步骤。

承认你的缺点而不要藏在他们后面

提高自我认识和发现自己真正的目标对成功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我也不能忽视我们所生活在的社会的游戏规则。我们必须承认,别人的价值观和我们的一样重要。并且我们应该承认和接受到,在社会中,一些性格类型和行为更容易达成特定的任务。这是打开通向个人成长大门的第二把钥匙。 例如,有些情况下,表现的怜悯和同情(情感功能)比客观冰冷的逻辑推理(思考功能)更适合和有效。同样,也有需要使用客观逻辑来进行决策的情况,这时候情感功能发挥出来的主观观点就不怎么适合,效果也不佳。 所以,有时候情感型的人在需要同情和了解对方感情的时候比思考型人有天然的优势,反过来,当需要依据客观数据进行决断的场合下,思考型人就占了天生的优势了。 知道了自己的性格类型和别的类型特点,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人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反应。当我们深入了解了心理类型的知识,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去承认和理解别人的行为为什么和我们的不一样。这种洞察力对我们来说大有用处,也是强有力的工具。 但是,如果我们关心是的个人成长,我们必须当心,不要把人格类型作为自己不当行为的借口。尽管注意到他人的不当行为是来自他们的人性类型是个有用和强有力的方法,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推理来用在自己身上。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的性格类型中是有缺点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用性格类型知识去征服这些缺点,而不是去原谅因它们导致的卑鄙行为。我们不能为别人的行为负责,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此,如果我们注意到某个人看起来不能够做出一项公正的、不受人情影响的决定,我们可能对自己说:“啊哈,这有个情感型的人,这个人不能很好的应用思考功能,这就是为什么他这么做的原因。” 但是,如果作为情感型的我们,在需要我们做出公正选择的时候,可不能对自己说:“我是个情感型性格,不能指望我能这样基于客观的事实和逻辑来作出选择。”这样看起来合理的行为方式当然是从这样的情况下脱身的简单办法,但是会助长了我们的弱点,使弱点越来越弱。

争取均衡

任何一种性格类型相关联的大多数缺陷都是因为这种性格类型的主导功能占据了绝对压倒的优势,以至于别的功能都成了主导功能的奴隶。虽然,对每一种性格类型来说,主导功能的主导地位是自然的,但辅导功能因为过于忙于服务主人——主导功能的时候,辅导功能没有机会去充分发展自己,这就是问题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人的性格变得非常不均衡。 性格类型中主导性格占了绝对主导地位,其他功能相形见绌,这就好像一个被一个傲慢的国王统治下的王国,国王需要绝对的奴隶般的服从。想像一下,这位国王在他的城堡中坐下来吃饭,他让所有的奴仆围着他转,要求他们完全地伺候他用餐(漠视他们自己的需要),直到他酒足饭饱。他的外交部长,本来被期望与邻国商讨重要事宜,却发现他替国王倒啤酒。而他的内政大臣,却在切烤火鸡片,而不是谈论经济萧条的正经话题。国王的全体手下四处为他们自己抢夺食物,但是却从来得不到他们真正需要和想要的东西,因此也得不到满足,个个营养不足,发育不良。所有大臣们该做的正事都荒废了,因为他们永远忙于伺候他们的国王。国王所有的需要全部得到满足,所以他是快乐的,但是他是一个无能的国王。就他所知,他认为所有事情和所有人的存在的意义只在于为他服务。他也没有超越他日常所需的所谓的“成功”的概念。因为国王的目光短浅,只限于他自己的需求,整个王国都受到严重的伤害。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的性格类型中把发展主导功能作为目标,将其凌驾于其他的功能之上,容易导致这个人性格上的不均衡。在一些极端的案例中,特定性格类型的弱点是如此的明显,从而遮蔽了性格中自然的优点。这样极端的不均衡不是很常见,通常可能是存在连续而极大压力的结果。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体验得到这种被压迫到严重不均衡的状态。经常体验这种不均衡的人们会有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一般需要寻求帮助。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人们表现出他们性格类型中的优点和弱点。主导功能占统治地位,并且得到其他功能支持的性格类型才是自然和健康的。我们不寻求改变任何人天赋的自我,或者寻求一种各功能之间的完美平衡。从定义看,一个王国需要一个国王存在,同样一种性格类型也需要一个主导功能。但是,如果一个王国有一个得到良好发展的、给人深刻印象的国王(主导功能),国王得到良好教养并且有个有教养的顾问,那么这个王国肯定比另外一个忽略国事且被没经验的顾问辅佐的国王统治下的国家更能发展繁荣。 正如我们看到的,均衡和成功是相互联系着的词语。它们对于十六种性格类型中的每一种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有一个使用这两个词的句子对所有的类型都是适合的:均衡是开启成功的钥匙。

打开心门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知道什么对我们自己是真正重要的呢?怎么才能认识自己的弱点,并且学会不去隐藏?怎么变得均衡?怎么打开通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神奇之门呢? 没有什么速成的计划可以让你成功。心理类型是我们追去卓越和完美的强大工具,但并不是实际的解决办法。它只是一个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对人类本质的理解。当你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多的了解的时候,会帮助你寻找到你自己的路,并且沿着这个路走下去,还能够拓宽你的成功之路。当你认识到并且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即在特定的场合中某一种性格功能会比其他功能更有效,会帮助你了解个人成长对你人生的重要。 卡尔.荣格把个人成长的过程叫做“个性形成”,本质就是实现真正的“我”,从而超越以有意识的那个“自我”。我们帮助人们发展他们自我的主要努力是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性格全貌和意识思想只是他们真正自我的一小部分,而且他们越是去发展和保卫这个肤浅的“自我”,他们离真正的我会越来越远。这种认识能够以多种具体的方式来帮助人们,并且也是通向个性化过程的积极的一步。

MBTI的个人成长

人格类型在不同阶段的发展 从儿童到成年--MBTI儿童之我要长大

MBTI不同类型的个人成长

ESTP的个人成长 ISTP的个人成长 ESFP的个人成长 ISFP的个人成长

ESTJ的个人成长
ISTJ的个人成长
ESFJ的个人成长
ISFJ的个人成长

ENFJ的个人成长
INFJ的个人成长
ENFP的个人成长
INFP的个人成长

ENTJ的个人成长
INTJ的个人成长
ENTP的个人成长
INTP的个人成长

心理成长
2010-08-19

0-6岁阶段

在这个早期的年龄里,我们用一种不加选择的方式使用INFJ四个功能, 我们像试穿衣服那用去试着使用每种功能,来决定哪个对我们更有效。小INFJ们身上还没有浮现出任何一种特定的性格类型,尽管他的父母可能注意到他的行为已经显示出拥有一种或多种性格类型特质的倾向。

6-12岁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主导功能开始发展而表现自己。咱们的小INFJ们开始表现得充满梦想、喜欢内省,他开始偏爱用他的直觉去接受外在信息,并且他会宁愿一个人呆着(内倾), INFJ的主导功能——“内向的直觉”开始作为他性格的主要方面表现出来。

12-20岁

辅助功能显示它的作用,作为对主导功能的强大支持。近来所有的研究都指出一个充分发展的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组合的重要性,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自己认同”时期。研究表明,缺乏强大的辅助功能来弥补主导功能的人们会出大问题。

在我们的INFJ例子上,我们能看到辅助功能——情感功能(F)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变得明显,作为主导功能——直觉(N)的支持。

因为INFJ的主导功能(N)是信息收集功能,辅助功能就必须是一种决策制定功能。要是没有了决策过程,我们将犹豫、踌躇,什么事也干不成。

随着辅助的情感功能的出现,INFJ们开始发展基于他们自身价值观系统而进行决策的能力, 这个辅助的决策过程将是外向的,因为主导功能是内向的。正因为这个外向的决策功能是外向的,“判断”性格才会出现在我们的谈论话题中来,而不是“感知”性格。现在,我们的INFJ的性格类型已经稳固地形成,也知道我们四种功能的主次顺序。

 

20-35岁阶段

我们开始更频繁地使用我们的第三性格功能,并且也越来越取得成功。INFJ们开始他们的内向思考功能。他继续用他的外向情感辅助功能来做出判断,但是他也开始根据逻辑和推理来进行判断,这个判断过程是在他自己的头脑进行,而不是和别人一起来讨论。

35-50岁

我们开始关注我们的第四功能,也就是最弱的那个功能。我们觉得需要去发展并更有效地使用这个功能。INFJ们开始使用他的外向感觉功能。他变得更了解他的周边环境,并且开始用一种不夸张的实际感觉,接受他人传来的信息。

虽然他继续依靠他的主导的内向直觉功能来接受信息,但是他比以前更可能使用他的外向感觉功能。一些研究者已经证明,第四功能的出现是出现我们一般说的“中年危机”的原因。

50岁以后

从这个年龄知道死亡,我们的四个功能都已经就位。但是,相比年轻的时候,我们用一种训练过的、可区分的方式来使用他们。我们的基本性格类型继续发挥作用,但是我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随时使用所有这四种性格功能。

How we Develop our Personality Types

From age 0 - 6 years

At this early age, we use all four of the functions in an indiscriminate fashion. We "try on"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for size, determining which ones work best for us. The little INFJ has not yet emerged as any particular personality type, although his parents may notice trends in behavior which appear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e or more types.

From 6 - 12 years

During this phase, our dominant function begins to develop and assert itself. Our young INFJ begins to appear dreamy and introspective - he begins to prefer to use his iNtuition to take in information, and he chooses to do this alone (Introverted).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Introverted iNtuition" begins to show itself as the prevailing aspect of his personality.

From 12 - 20 years

The auxiliary function asserts itself as a powerful support to the dominant function. Since all recent studies point towards the importance of a well-developed team of dominant AND auxiliary functions, this is an important time of "self-identification".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eople without a strong auxiliary function to complement their dominant function have real problems.

In our INFJ example, we see the auxiliary Feeling function come to the front during this phase as a support to the dominant iNtuitive function. Since the INFJ's dominant function is an Information Gathering function, the auxilary function must be a Decision Making one. Without a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we would flounder about and never get anything done! As the auxilary Feeling process comes forth, the INFJ begins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his personal value system. This auxiliar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will be Extraverted, since the dominant function is Introverted. Since the decision making function is Extraverted, our subject now emerges as a "Judger", rather than a "Perceiver". Our INFJ Personality Type is now pretty firmly set in place, and we know the dominance ordering of the four functions.

From 20 - 35 years

We begin to use our tertiary function more frequently and with better success. Our INFJ begins to use his Introverted Thinking function. He continues to make judgments with his Extreverted Feeling auxiliary function, but he also begins to make judgments based on logic and reason, which he works through in his own mind, rather than discussing it with others.

From 35 - 50 years

We pay attention to our fourth, inferior function. We feel a need to develop it and use it more effectively. Our INFJ begins to use his Extraverted Sensing function. He becomes more aware of his surroundings and begins to take in information from others in a more literal, practical sense. He continues to rely on his dominant Introverted iNtuitive function to take in information, but he is more able to use his Extraverted Sensing function than he has been before in his life. Some researchers have atteste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our inferior functions at this phase of lif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what we commonly call the "mid-life crisis".

From 50 onwards

From this age until our deaths, we have accessibility to all four functions. However, we use them in a more disciplined, differentiated manner than when we were very young. Our basic Personality Type continues to assert itself, but we are able to call upon all four functions when needed.

心理成长
2010-08-13

作者:徐俊

关于人是变化发展的主体

人,其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更进一步说,人是变化发展的主体。这种变化发展主要有两层意思,首先人作为一个种族是400万年来在大自然中不断进化的产物;其次每个人类的个体,在其一生当中也要经历一个成长变化,发育成熟的过程。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人当作一个客体来研究,更具体的来说,是将人作为一个孤立的,静止的客体来看待。而当我们这样看待人的时候,其实是在断章取义,是在无视这个个体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

“三岁看到老”,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对的。诚然,一个人在一生中,的确有一些永恒不变的所谓本性,或者固定的气质,性格,思想,习惯。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和环境处在永恒的互动之中,人的所有固定的性质,都实际上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

如果在400万年前,我们看到一只猩猩,我们说这只猩猩的后代永远都是猩猩,那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小孩老是撒谎,就觉得这个小孩长大一定会成为一个骗子,也是不正确的。

如果我们的得知了一个人的性格类型,并因此而假定这个人的所有行为都能用这样一个心理学模型去描述和解释,也必然是错误的。因为这么做就是将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套用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套用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有自由意志和无限潜力并且能够不断做出自主选择的主体身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环境。而环境对于人的改变作用最大莫过于来自他人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持续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无论是性格类型学还是其他固着的,僵化的,不变的概念)去看待某个人,我们在对待某个人的时候就会有某种预期,那么在交往过程中,对方也会感觉到这种预期,并且不知不觉的受到我们预期的影响而保持原先的模式。这样一来,这个人身上原本可能发生的变化(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我认为绝大多数是好的)都被抑制了。

简单的说,用固定的模式看待或者期待某个人的行为,会对这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变化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性格类型学这一工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性格类型学的局限性

我现在觉得,性格类型学的作用,其实就是对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所进行的一种极其粗糙的描述,拿荣格-迈尔斯理论来说,就是把人类由亿万个个体划分为16种性格类型。实际上,如果我们愿意,可以继续划分下去,32种,64种,65536种……直到每个人都被划分成一种类型,那样的理论应该就是终极的,最精确的性格类型理论了,因为它所描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很明显,这种所谓的终极性格类型理论是毫无意义的。那么,一个不那么精确的个性描述工具到底有什么用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性格类型学呢?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和人之间要互相交往,同样,每个人的一生,也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和自己交往的过程,而真正成功的交往,一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理解自己,我们也需要理解别人。

然而,理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理解另外一个人,这所谓另外一个人,可能是某个朋友,某个亲人,某个同事,甚至自己的枕边人……也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曾理解自己,更谈不上做最好的自己了。理解别人,理解自己,都是需要耐心,智慧,悟性,勇气的,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件谁都能做到,谁都能做好的事情。

于是,心理学有了用武之地。人类,对于那些我们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我们都会发明出某种工具来帮助我们。性格类型学就是这么一种工具,通过学习性格类型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别人,理解自己。然而,人和工具之间,永远存在一种悖论,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自己是工具的主人这件事情,或者说会发生人的工具化(或者说工具的人化)的现象,工具的实际用途篡夺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原先的皇位。比如你手上拿着个榔头,你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把世界上一切突起的东西看成是钉子,忍不住想去敲它一下;你学习了性格类型学,就忍不住想用它来解释某个人或者你自己的一切行为……这种错误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懒惰,是想一劳永逸地依赖工具,解决一切与之相关的障碍的心理倾向。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有可能完全地了解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一个旁人,一个心理学家或者很熟悉你的人,可能对你能有很深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你的了解永远不可能超过你自己可能达到的那种深度。同样,借助性格类型学这个工具,我们可能可以更加理解和了解自己,或者更加理解和了解别人,但是任何工具都不是万能的,我们一定要记住,这种理解和了解一样是有局限的,超过了这个局限,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将失去效度,然而,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超越所有理论和工具的局限,这样东西就是人类自己。我相信,在理解人的个性这方面,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正如在其他所有方面历史已经证明了的那样。

关于性格类型测试的对于测试者的假定

最后,我想就荣格-迈尔斯性格类型测试的准确度方面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主要是从另一个角度回答: 为什么测出来的性格类型描述和我自己的感觉不符?为什么不同的测试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同一个测试不同的时间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我遇到新接触性格类型学的人老是要问的问题。

让我们假想一个完全准确的性格类型测试,就是说这个测试里测出的结果,当事人觉得非常准确。那么这样的测试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性格类型测试对于测试者是有一些预设的假定的,这些假定,其实就是测试的编写者,在编题目的时候,为了自己方便起见,就将来做题目的是怎样的群体所做的假定……这些假定或者说最完美的测试需要的条件其实有很多,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下面四个:

● 条件(假定)一:测试者的个性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并且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个性的,人的个性是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个性或者个人风格,在高中的时候就基本确定了。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中间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文化环境,社会习俗,家庭背景等等,都会对个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美国是个比较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国家,孩子的个性成形就比较早,而在中国,我们的教育绝大多数时候是压制个性的,而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的性格发展不完善,不成熟,不稳定,甚至不健康。也就是说,很多人根本没有一个稳定的性格状态,这些人经常处于矛盾之中,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的生活,很多时候不是由自己主宰的,而他们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性格类型测试其实是只适用于成年人的。

● 条件(假定)二:测试者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行为是按照自己的性格或者本能的意愿做出的选择,而非为了迎合他人或者附合某种外在的要求(强迫)。

如果说不满足条件一的人可以粗略的概括为”还没有自己的性格“,那么不满足条件二的人就是“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基本上没有按照自己的性格去生活”。其实,我们活在世界上,当然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总是要面临各种环境以及社会对我们的一些要求,并且向这些要求进行一些妥协。条件二的关键不再于我们是否经常妥协,而是在于我们是否强大到有保持自我,坚持不妥协的勇气,并且在妥协的时候能够意识到“我正在妥协”。说得更直白一些,条件二就是假定了测试者“没有奴性”。

● 条件(假定)三:测试者足够了解自己,明确知道自己的大多数性格倾向和特征。

条件二的关键词是勇气,条件三的关键词可以说是智慧或者悟性。条件二是假定我们能够坚持自我,条件三则假定我们知道我们所坚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自我。乍看来,条件三似乎有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我来做性格测试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要是我已经很了解自己了还要做测试干嘛呢?还记得我之前所说的有关测试工具的局限性么?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已经超过的性格类型学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那么性格类型学对于这个人来说,的确是没有用的!条件三的意思其实是:性格类型测试的准确程度,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性格测试就是根据你对自己的那一点点了解做出一个结果,然后根据这个结果结合心理学理论反过来提供给你更深层次的结果!然而前提是:你首先对自己的那一点点了解是基本正确的。如果你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判断基本上是错误的或者有很大偏差的,那么任何性格测试题做出来的结果,就绝不可能是正确的。

● 条件(假定)四:测试者在做测试的时候足够诚实,会将自己的真实意向反应在答题中。

条件四其实可以看作是条件三的延伸,这两个条件都涉及到真实的自我和虚假的自我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里知道真相,然而我们的意识却会否认它。而这种伪装或者说自我防御很多时候是转瞬间的,意识不到的。比如有道性格类型测试题是这样:选择比较正确的描述你的句子:A 我常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B 我较少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这道题主要测试的是E-I的倾向,然而,如果一个内向者觉得B选项等同于承认自己“交际能力很差”这一负面评价,然后他可能下意识地就选择了A。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内心对自我的某种负面评价而无意识地做出不诚实的选择。实际上,我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面子”文化持续几千年的国家里,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可以说是非常之大的。

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这四个条件带有非常鲜明的西方文化的烙印,这很自然,因为性格类型测试本来就是西方文明的产物。然而,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很多在西方人看来理所当然的条件或者很容易满足的假定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那么理所当然,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勉强满足这四个条件。

也就是说,性格类型测试准确度一方面取决于题目的质量(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取决于测试者的状态,如果测试者对以上四个条件满足的较好,那么测出的结果也就倾向于准确。相反,如果测试者根本不符合该测试所预设的条件(该测试所代表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那么测出来的结果有误差甚至南辕北辙,抑或是经常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心理成长
2010-08-13

作者:徐俊

MBTI的全名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中文为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测试量表。它是一整套迫选性的、自我报告式的性格类型测试工具。MBTI的制作者是上世纪美国的两位杰出的女性: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 Briggs)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Isabel · Briggs · Myers)。母女二人并非专业的心理学家,而是资深的心理学爱好者。

卡尔·荣格在1921年出版了性格类型学的开山之作《类型心理学》(《Psychological Types》),1923年该书的英文版出版,布里格斯母女在研读的这本书之后,结合自己多年的对人群的观察经验,在生活和工作中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并于1942年开发出了第一张MBTI测试量表--量表A,当时布里格斯母女看到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很多人因为失去自己的工作感到沮丧和灰心,同时战争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布里格斯母女希望这套系统能够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职业发展方向,并且使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减少因为误解导致的分歧和无谓的争斗。

根据荣格的观点,人的大脑有内向(I)和外向(E)两种能量指向和4种功能:直觉(N),感觉(S)、思维(T)、情绪(F),荣格根据这套理论将人分成8种性格类型,而布里格斯母女在荣格的基础上,加入了判断(J)和感知(P)的偏好,将8种类型进而区分成16种,并采用4个字母的方式(比如ESTJ)来描述每一种个性类型。同时,她们编写了量表A并命名为MBTI。

1978年大卫·凯尔西在布里格斯母女的研究基础上将16中MBTI类型按照气质分成4组(SP, SJ, NT, NF),并对每组类型的性格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出版了《请理解我》,从而将MBTI的应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MBTI以外,还有多种测试16种性格类型的方法,比如凯尔西和其他人自己做的测量问卷以及图像法等,但是MBTI仍然是信度和效度最好的测量工具。如果想参加正规MBTI测量的人可以去找一下它们的官方网站。

猴子自己也做了一个小的自动计分的测试表,下次有机会可以上传上来。

通过知道自己的性格类型之后,一般都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很积极的意义,无论是在职业规划,个人成长,婚恋咨询等方面都会获得非常好的指引,我的这个博客就是希望能和大家共享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心理成长
2010-08-13

作者:徐俊

关于承诺更新的ISFJ,猴子依然没有积累起足够的东西,这种类型仿佛在和我捉迷藏似的,呵呵,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初学性格类型4个字母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也是猴子经过了无数血的教训所想明白的。

1.E的人一定比I的人话多么?

当然不是,E是指一个人的能量朝向,或者说能量来源,E的人只是在与别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时候是最舒服的,而I的人则更希望保留自己的意见和情绪,因为这样让他们觉得更安全踏实。而这和话多话少是毫无关系的,猴子见过无数话少的E以及说话滔滔不绝但同时也是极度I的人。

2.N的人一定比S的人聪明么?

如果按照狭义的聪明的定义,很多时候N的人的确比S的人“聪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比S的人更“正确”,因为N的人往往会知道一些没有看到的事情,其中一些符合事实,另外一些则不,当他们恰好碰对了的时候,在外人看起来就会显得很聪明。此外,现代的智商测试完全是偏向N的人的,这使得很多高智商的人几乎都是N型,然而智商并不能带来智慧和成功,这个大家都知道吧。

3.F的人一定比T的人软弱么?

绝大多数看起来特别软弱的人的确是F型的,然而这也和软弱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有关,F型的人因为很能体察别人的感受和立场,因此做决定的时候容易收到别人的影响,这使得他们在人面前经常会显得不愿意直面矛盾和冲突,而选择回避或者化解他们,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自然被戴上了软弱的矛盾。虽然F和软弱没有必然联系,但软弱依然是F型的人比较危险的倾向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FP的人来说。

4.P的人一定比J的人懒么?

什么叫懒?是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还是懂得享受生活,活在当下?谁也说不清楚。懒有两种,一种接近死亡,一种接近生命,关键要分清是那一种。很多P的人看起来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若非火烧眉毛他们也不急着要去改变什么,懒么?当然,可谁说这不是另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就猴子的感觉来说,工作的时候,J一点比较好;生活中,P一点比较容易快乐。

5.T的人没有感情么?

当然有,谁都有感情,但是T的人天生倾向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而非受它们的控制。控制感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成熟的表现,只是在F的人看来,T的人有时控制地太过头了。

6.I的人没有交际能力吗?

交际能力和E与I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除非你做的是销售和公关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