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洋水仙玻璃花
11-15 01:00

前段时间和姐姐在高速堵车的时候聊到了一些社交观系,讲到我和以前的一个好朋友是为什么掰了,我对这个人的厌恶抱怨,以及在之后新的社交理念的形成,姐姐表示“你怎么弄得和谈恋爱一样。”并极大不解后我换掉了话题,继续下去大概是要吵起来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我的性取向是双,因为我认为,在恋爱关系上,我对性别并没有定向的要求,我的“恋爱”发自我自己,对男性的恋人就有对男性的需求,对女性的恋人就有对女性的需求。或者,再进一步的消减定向,不是“恋爱”和“牲取向”的问题,而是我对所有的关系都没有定向的要求,关系是建立在需求上的,能满足我需求的人,我才会建立关系,我能满足对方的需求,那么关系才对等,反正则不正当,那么便会破裂。
在这种社交理念下,我对已经建立的关系,对需求满足的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产生路径依赖,是对某些关系养成习惯,下意识地认为对方可以满足我的某些需求,分享欲,表达欲,陪伴,帮助,共情与玩笑,逐渐,“维持关系”,这个“关系”存在的本身也会成为我需求的一部分,我需要的会衍生出“我需要这个人在我身边”,“这个人和我关系很好就让我很开心”,“我也希望被对方所需要”这样的需求,需求被满足,反之,就是不满,当关系变得不正当,对方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无法分享,不回应表达,缺席陪伴,不提供帮助,难以共情,不知玩笑,那么就会对这个人“占用”关系而不满,矛盾累积,冲突也自然而然的爆发,质疑,质问,冷淡,争吵,破裂。
期望在所有关系中都是带毒的蜜,对有关系的人抱有期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期望而加大满足的愉悦,但也因期望的落空而失落落差,乃至受到背刺背叛的伤害,而只要还没失望透顶的不再会抱有期望,只要关系还没有彻底断裂,只要是一些铲不断的关系,期望便会“不得不”存在,将心给毒害。
这是“和恋爱一样”吗?不是,可能说我的感情是极其敏感的,会量化考核似的考虑,互相理解需要的必要性,会想要更多更多体现关系亲密的互动,摸透对方的性子,也希望对方真正的了解我,要么是浅尝辄止,萍水相逢,不建立基于互相需求的长久深度关系,停留在礼貌也不无不可。
只是这里我认为友情并不比爱情就要低一级,cb不比cp难磕(bushi),好朋友就是很重要的,那么因为好朋友不再是好朋友,因为失望而难过,接着变成埋怨厌恶,是很正常的,姐姐所说的“怎么弄得和谈恋爱一样”,就好像是“见涩忘友”的一种写照,的确是不相同频了。
说回“期望”,因为人是多面立体又具有强大想象力的生物,所以很难真真正正的“失望透顶”,而防止我因为时间简单抹平教训后的“侥幸”,我选择了一种切割机制,是在某些事之后,即使仍有感觉,抱有期待,也不会实行,也会将定义决断,一棒子打死。比如说年关的时候,我和那个绝交掉的好朋友被两边家长强制着“和好”,在许多时间过后,我也差不多把做出绝交选择当时的感觉忘掉干干净净,甚至已经在脑子里产生了“和好如初也很好”的想法,但,在这一切“侥幸”前,“绝交”的决断就像是一堵早砌好的防后悔墙,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和对方和好的,是一棒子打死看多少秒广告都复活不了的。
然后是牲取向的明确转变,现在的牲取向就是不顺直的异牲恋,和极大的水仙倾向,能明确知道我自己只能接受异性,我仍然可以欣赏同性的美丽点,美丽点,保持着对同性的正向审美,这里的“决断”是我接受不了“我是同牲恋的一方”,我支持同牲恋,我身边,好朋友,家人也有蓝铜铝铜,我由衷的祝贺,看好,磕ta们,只是,不能是我自己,我生怕的是,我深知自己可以习惯自己是同,只有0次和无数次,所以还是绝不要踏出柜子的那一步()
以及还有一些认知的歧义吧,经常能感觉到的是我在表达的意思和听我表达的人理解的意思不一样,有时我据理力争的进一步解释会搞得更混乱,我若不解释,误会就越来越深,更是仅执行的多,看见的少。
非常模糊。
可以补充式的讲一个极特殊的关系,“家人”,家人现在在我的认知里有一种和职业相似的既视感,比如说教师,军警,医生,我们会把这些职业神圣化,教师教书育人,伟大,军警保家卫国,伟大,医生救死扶伤,伟大,那么是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军警,所有的医生都在担任责任的一瞬间变成伟大的人的吗?不是,也不可能是,伟大的向来不是职业,而是个人,职业的荣光是由职业本身的性质,职能,以及伟大的先行者们铸就的。神人教师有很多,抽象医生也有很多,是对事而不对人的。
家人也是一样的,母爱,伟大,父爱,伟大,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触动心弦,但也同样的,是对事不对人,对家人的感知,因每个人的家庭而不同,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称职的,绝大多数的人对父母的情感都复杂的,只是在总体衡量后,会选择爱父母或恨父母,不称职的不负责的大人也有很多,你不能抛开实际的不付出,控制与伤害下的痛苦高歌关爱与伟大,抛开实际的花销,住行,真心与代沟的眼泪控诉矛盾与恶劣。
家人就是很特殊的存在,可以说“无论如何,天生下来就是家人”,也可以说“只有你认可他们是家人时,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的家人”,你没有的选,但你可以实行你是否愿意建立“亲情”,也有说法是“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家人”的定义可以无关乎血缘,我一直认为,一份正向健康的关系是不需要提要求双方也会对对方考虑和付出的,真正孝顺的人是不需要父母强调“孝子教育”的,长辈年老时不愿意回家看望的孩子,不可能只是孩子的问题。
总体还是我一直说的那样,任何关系都是相互且对等的,不对等的关系不正当,就容易走向极端破裂,这不是怎样看待关系,而是怎样看待自己了

回复是一种美德
洋水仙玻璃花
11-15 01:07

发现可能当“性”这个字提及到过多,无论什么组词它都违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