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洋水仙玻璃花
08-02 20:02

前两天写完枕边香给我自己带来极大的自我满足感,这一类自己写的大篇幅(并不大)手稿似乎每一次都能给我带来一种“真是老子好牛逼的作品”的自我陶醉感,然后印象里上一次应该是写与恋书,但与恋书我自己感觉是一章一章一段一段的词藻堆砌,大量的我自己过段时间再看都不一定懂的隐喻。
不过确实,我自己好多写过杂文,无论是手稿还是电子稿,在事后重读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的文采好好(大嘘),有些会陌生的觉得这真的是自己写的吗,想不起来当时是在想什么,什么感觉,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能意识到我会通过文字记述,表述,描述我的情绪,是一种自我取悦的手段,一部分是自我满足,是因为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文笔文字把自己抽象的感受思想具现出来。另一部分是期待正反馈,当然希望被回应,被共鸣,被夸夸,爱慕虚荣的被吹嘘两句再客气礼貌的,而实际上能得到的反馈并不多,其一的表现出来的不多,同样的内容我不是很喜欢在每个坪台都发,然后第三坪台(壹象限)发的概率要比第一坪台高(QQ,绿泡泡),大概是没有熟人的情况下社交性低,面向陌生的网友心理顾忌的也要少,但是相对就是得到正反馈的概率要低,我的理解的是因为陌生,所以礼貌拉开的距离要更大,在减少顾忌的同时也减少了互动的可能性,我自己也有很多想去回的帖子,但顾忌或许冒犯的可能性,所以不会说,或者更“礼貌”的说,对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认知的差异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于是说最好的方式是什么都不说。
相对来说我是欢迎社交与所有的回复互动的,我们被动型人格是这样的(喜),或者说回复的“正当性”远高于“评论”,你可以不向别人打招呼,但别人已经向你打过招呼了,你理应回复对方。
我这个人满脑子想得都是自己,所以我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就不会对别人做任何一点可能会造成负担影响的事,所以做一个礼貌的人优先于做一个热情的人。

回复是一种美德
洋水仙玻璃花
08-02 22:34

0反馈机制,算自我保护的一种

清温Onism
08-02 22:12

实际还是希望可以直接的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清温Onism
08-02 22:12

防着谁吗?还是自保?

清温Onism
08-02 22:10

以至于有时候过多的解释也成为“厚障壁”了,为什么解释那么多?

清温Onism
08-02 22:09

确实有时候想回复别人,却又怕冒犯到别人,于是为了委婉一点,我会写得很长的不那么必要的解释,表明自己并无恶意

洋水仙玻璃花
08-02 20:05

请所有人都来礼貌的交朋友谢谢(雾)

洋水仙玻璃花
08-02 20:04

也是乱糟糟的饭局上写乱糟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