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老鼠怕猫,没听说过猫怕老鼠的。如今,猫居然怕起老鼠来了!这不,小区里的王婆婆就说她家的猫看到耗子就躲。
提起这事,倒让我想起一则有趣的旧闻。几年前,成都有媒体报道,四川省新华科技学院的丁师傅为灭鼠患,先后买回一只黑猫一只黄猫。为让它们早日“成才”,丁师傅每日鱼汤美食伺候,一年过去了,两只猫长得膘肥体壮。可令老丁失望的是,两个家伙白天享用美食后只顾与人玩耍,晚上则无所事事,任由老鼠大闹天宫,从不去逮它。非但不逮老鼠,有一天反被一只十余厘米长的老鼠吓得四处逃窜。消息还说,猫鼠居于一笼,竟然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奇”到这个份上,却端的让人大跌眼镜。在爷爷辈的潜意识里,猫这东西,与生俱来视鼠为敌,是食之而后快的。可如今却畏鼠友鼠,颠倒乾坤敌我不辨皂白不分,缘何?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原因是丁师傅平素对它们过于娇宠,致其养成了好吃懒做、“两耳不闻耗子叫,一心只盼鲫鱼汤”的德性。
宠是害,严是爱,动物如此,人类亦然。古代帝王因宠信妃子、宠信宦官而导致祸国殃民的不必说,当今社会,上司之于属下、父母之于子女,因宠信纵容、娇生惯养而酿出祸端的个案亦非少数。远的不提,笔者邻居张老汉的大儿子自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读中学时逃学打架,成人后偷鸡摸狗,终因抢劫杀人丢了脑袋。至于近年来倒台的那些个巨贪大贪虾米贪,究其原因,哪一个不与长期对其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有关?
猫怕老鼠、老鼠不怕猫,还有一个原因是老鼠逮到了猫的“短处”:你被主人养肥了,大腹便便,行动迟缓,我怕你作甚?人们常说“一肥遮百丑”。有的人就只看得见某人某方面的“长处”,如善辞令,如善陪侍,对其错误却视而不见或见而不管,不批评不查处,甚至有机会还照样擢拔封官。倘以老丁的猫类推,那些个有“一肥之长”的人,说不准哪天也会拣猫样,“双手不干正经事,一心只想夜总会”哩!
深究起来,猫怕老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猫鼠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媒体不是经常报道,有的“猫”拿了人家的“好处费”,怕被告发,于是逮到“老鼠”又网开一面,甚至帮助其逃脱处罚么?
说到底,还是丁师傅很明智,他先生没有因黑猫黄猫长得油光水滑的“长处”而原宥它们害怕耗子不咬耗子的“过失”,报道称,“他决心立马给两只猫断粮”。行文至此,我想,在全省大力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今天,对那些养尊处
优无所用心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猫”,对那些备受娇惯游手好闲目中无“鼠”的“猫”,有关部门是否也该像丁师傅那样,横下心来,采取果断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