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人是变化发展的主体

作者:徐俊

关于人是变化发展的主体

人,其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更进一步说,人是变化发展的主体。这种变化发展主要有两层意思,首先人作为一个种族是400万年来在大自然中不断进化的产物;其次每个人类的个体,在其一生当中也要经历一个成长变化,发育成熟的过程。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人当作一个客体来研究,更具体的来说,是将人作为一个孤立的,静止的客体来看待。而当我们这样看待人的时候,其实是在断章取义,是在无视这个个体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

“三岁看到老”,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对的。诚然,一个人在一生中,的确有一些永恒不变的所谓本性,或者固定的气质,性格,思想,习惯。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和环境处在永恒的互动之中,人的所有固定的性质,都实际上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

如果在400万年前,我们看到一只猩猩,我们说这只猩猩的后代永远都是猩猩,那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小孩老是撒谎,就觉得这个小孩长大一定会成为一个骗子,也是不正确的。

如果我们的得知了一个人的性格类型,并因此而假定这个人的所有行为都能用这样一个心理学模型去描述和解释,也必然是错误的。因为这么做就是将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套用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套用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有自由意志和无限潜力并且能够不断做出自主选择的主体身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环境。而环境对于人的改变作用最大莫过于来自他人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持续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无论是性格类型学还是其他固着的,僵化的,不变的概念)去看待某个人,我们在对待某个人的时候就会有某种预期,那么在交往过程中,对方也会感觉到这种预期,并且不知不觉的受到我们预期的影响而保持原先的模式。这样一来,这个人身上原本可能发生的变化(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我认为绝大多数是好的)都被抑制了。

简单的说,用固定的模式看待或者期待某个人的行为,会对这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变化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性格类型学这一工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性格类型学的局限性

我现在觉得,性格类型学的作用,其实就是对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所进行的一种极其粗糙的描述,拿荣格-迈尔斯理论来说,就是把人类由亿万个个体划分为16种性格类型。实际上,如果我们愿意,可以继续划分下去,32种,64种,65536种……直到每个人都被划分成一种类型,那样的理论应该就是终极的,最精确的性格类型理论了,因为它所描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很明显,这种所谓的终极性格类型理论是毫无意义的。那么,一个不那么精确的个性描述工具到底有什么用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性格类型学呢?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和人之间要互相交往,同样,每个人的一生,也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和自己交往的过程,而真正成功的交往,一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理解自己,我们也需要理解别人。

然而,理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理解另外一个人,这所谓另外一个人,可能是某个朋友,某个亲人,某个同事,甚至自己的枕边人……也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曾理解自己,更谈不上做最好的自己了。理解别人,理解自己,都是需要耐心,智慧,悟性,勇气的,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件谁都能做到,谁都能做好的事情。

于是,心理学有了用武之地。人类,对于那些我们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我们都会发明出某种工具来帮助我们。性格类型学就是这么一种工具,通过学习性格类型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别人,理解自己。然而,人和工具之间,永远存在一种悖论,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自己是工具的主人这件事情,或者说会发生人的工具化(或者说工具的人化)的现象,工具的实际用途篡夺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原先的皇位。比如你手上拿着个榔头,你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把世界上一切突起的东西看成是钉子,忍不住想去敲它一下;你学习了性格类型学,就忍不住想用它来解释某个人或者你自己的一切行为……这种错误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懒惰,是想一劳永逸地依赖工具,解决一切与之相关的障碍的心理倾向。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有可能完全地了解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一个旁人,一个心理学家或者很熟悉你的人,可能对你能有很深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你的了解永远不可能超过你自己可能达到的那种深度。同样,借助性格类型学这个工具,我们可能可以更加理解和了解自己,或者更加理解和了解别人,但是任何工具都不是万能的,我们一定要记住,这种理解和了解一样是有局限的,超过了这个局限,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将失去效度,然而,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超越所有理论和工具的局限,这样东西就是人类自己。我相信,在理解人的个性这方面,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正如在其他所有方面历史已经证明了的那样。

关于性格类型测试的对于测试者的假定

最后,我想就荣格-迈尔斯性格类型测试的准确度方面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主要是从另一个角度回答: 为什么测出来的性格类型描述和我自己的感觉不符?为什么不同的测试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同一个测试不同的时间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我遇到新接触性格类型学的人老是要问的问题。

让我们假想一个完全准确的性格类型测试,就是说这个测试里测出的结果,当事人觉得非常准确。那么这样的测试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性格类型测试对于测试者是有一些预设的假定的,这些假定,其实就是测试的编写者,在编题目的时候,为了自己方便起见,就将来做题目的是怎样的群体所做的假定……这些假定或者说最完美的测试需要的条件其实有很多,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下面四个:

● 条件(假定)一:测试者的个性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并且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个性的,人的个性是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个性或者个人风格,在高中的时候就基本确定了。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中间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文化环境,社会习俗,家庭背景等等,都会对个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美国是个比较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国家,孩子的个性成形就比较早,而在中国,我们的教育绝大多数时候是压制个性的,而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的性格发展不完善,不成熟,不稳定,甚至不健康。也就是说,很多人根本没有一个稳定的性格状态,这些人经常处于矛盾之中,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的生活,很多时候不是由自己主宰的,而他们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性格类型测试其实是只适用于成年人的。

● 条件(假定)二:测试者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行为是按照自己的性格或者本能的意愿做出的选择,而非为了迎合他人或者附合某种外在的要求(强迫)。

如果说不满足条件一的人可以粗略的概括为”还没有自己的性格“,那么不满足条件二的人就是“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基本上没有按照自己的性格去生活”。其实,我们活在世界上,当然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总是要面临各种环境以及社会对我们的一些要求,并且向这些要求进行一些妥协。条件二的关键不再于我们是否经常妥协,而是在于我们是否强大到有保持自我,坚持不妥协的勇气,并且在妥协的时候能够意识到“我正在妥协”。说得更直白一些,条件二就是假定了测试者“没有奴性”。

● 条件(假定)三:测试者足够了解自己,明确知道自己的大多数性格倾向和特征。

条件二的关键词是勇气,条件三的关键词可以说是智慧或者悟性。条件二是假定我们能够坚持自我,条件三则假定我们知道我们所坚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自我。乍看来,条件三似乎有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我来做性格测试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要是我已经很了解自己了还要做测试干嘛呢?还记得我之前所说的有关测试工具的局限性么?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已经超过的性格类型学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那么性格类型学对于这个人来说,的确是没有用的!条件三的意思其实是:性格类型测试的准确程度,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性格测试就是根据你对自己的那一点点了解做出一个结果,然后根据这个结果结合心理学理论反过来提供给你更深层次的结果!然而前提是:你首先对自己的那一点点了解是基本正确的。如果你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判断基本上是错误的或者有很大偏差的,那么任何性格测试题做出来的结果,就绝不可能是正确的。

● 条件(假定)四:测试者在做测试的时候足够诚实,会将自己的真实意向反应在答题中。

条件四其实可以看作是条件三的延伸,这两个条件都涉及到真实的自我和虚假的自我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里知道真相,然而我们的意识却会否认它。而这种伪装或者说自我防御很多时候是转瞬间的,意识不到的。比如有道性格类型测试题是这样:选择比较正确的描述你的句子:A 我常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B 我较少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这道题主要测试的是E-I的倾向,然而,如果一个内向者觉得B选项等同于承认自己“交际能力很差”这一负面评价,然后他可能下意识地就选择了A。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内心对自我的某种负面评价而无意识地做出不诚实的选择。实际上,我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面子”文化持续几千年的国家里,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可以说是非常之大的。

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这四个条件带有非常鲜明的西方文化的烙印,这很自然,因为性格类型测试本来就是西方文明的产物。然而,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很多在西方人看来理所当然的条件或者很容易满足的假定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那么理所当然,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勉强满足这四个条件。
也就是说,性格类型测试准确度一方面取决于题目的质量(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取决于测试者的状态,如果测试者对以上四个条件满足的较好,那么测出的结果也就倾向于准确。相反,如果测试者根本不符合该测试所预设的条件(该测试所代表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那么测出来的结果有误差甚至南辕北辙,抑或是经常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讨论
小宝.
2013-10-11

@柒忴 看来你热爱挖坟……

小宝.
2013-10-11

@柒忴 看来你热爱挖坟……

心理成长
2010-08-13

作者:徐俊

关于人是变化发展的主体

人,其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更进一步说,人是变化发展的主体。这种变化发展主要有两层意思,首先人作为一个种族是400万年来在大自然中不断进化的产物;其次每个人类的个体,在其一生当中也要经历一个成长变化,发育成熟的过程。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人当作一个客体来研究,更具体的来说,是将人作为一个孤立的,静止的客体来看待。而当我们这样看待人的时候,其实是在断章取义,是在无视这个个体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

“三岁看到老”,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对的。诚然,一个人在一生中,的确有一些永恒不变的所谓本性,或者固定的气质,性格,思想,习惯。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和环境处在永恒的互动之中,人的所有固定的性质,都实际上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

如果在400万年前,我们看到一只猩猩,我们说这只猩猩的后代永远都是猩猩,那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小孩老是撒谎,就觉得这个小孩长大一定会成为一个骗子,也是不正确的。

如果我们的得知了一个人的性格类型,并因此而假定这个人的所有行为都能用这样一个心理学模型去描述和解释,也必然是错误的。因为这么做就是将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套用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套用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有自由意志和无限潜力并且能够不断做出自主选择的主体身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环境。而环境对于人的改变作用最大莫过于来自他人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持续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无论是性格类型学还是其他固着的,僵化的,不变的概念)去看待某个人,我们在对待某个人的时候就会有某种预期,那么在交往过程中,对方也会感觉到这种预期,并且不知不觉的受到我们预期的影响而保持原先的模式。这样一来,这个人身上原本可能发生的变化(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我认为绝大多数是好的)都被抑制了。

简单的说,用固定的模式看待或者期待某个人的行为,会对这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变化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性格类型学这一工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性格类型学的局限性

我现在觉得,性格类型学的作用,其实就是对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所进行的一种极其粗糙的描述,拿荣格-迈尔斯理论来说,就是把人类由亿万个个体划分为16种性格类型。实际上,如果我们愿意,可以继续划分下去,32种,64种,65536种……直到每个人都被划分成一种类型,那样的理论应该就是终极的,最精确的性格类型理论了,因为它所描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很明显,这种所谓的终极性格类型理论是毫无意义的。那么,一个不那么精确的个性描述工具到底有什么用呢?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性格类型学呢?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和人之间要互相交往,同样,每个人的一生,也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和自己交往的过程,而真正成功的交往,一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理解自己,我们也需要理解别人。

然而,理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理解另外一个人,这所谓另外一个人,可能是某个朋友,某个亲人,某个同事,甚至自己的枕边人……也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曾理解自己,更谈不上做最好的自己了。理解别人,理解自己,都是需要耐心,智慧,悟性,勇气的,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件谁都能做到,谁都能做好的事情。

于是,心理学有了用武之地。人类,对于那些我们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我们都会发明出某种工具来帮助我们。性格类型学就是这么一种工具,通过学习性格类型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别人,理解自己。然而,人和工具之间,永远存在一种悖论,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自己是工具的主人这件事情,或者说会发生人的工具化(或者说工具的人化)的现象,工具的实际用途篡夺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原先的皇位。比如你手上拿着个榔头,你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把世界上一切突起的东西看成是钉子,忍不住想去敲它一下;你学习了性格类型学,就忍不住想用它来解释某个人或者你自己的一切行为……这种错误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懒惰,是想一劳永逸地依赖工具,解决一切与之相关的障碍的心理倾向。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有可能完全地了解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一个旁人,一个心理学家或者很熟悉你的人,可能对你能有很深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你的了解永远不可能超过你自己可能达到的那种深度。同样,借助性格类型学这个工具,我们可能可以更加理解和了解自己,或者更加理解和了解别人,但是任何工具都不是万能的,我们一定要记住,这种理解和了解一样是有局限的,超过了这个局限,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将失去效度,然而,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超越所有理论和工具的局限,这样东西就是人类自己。我相信,在理解人的个性这方面,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正如在其他所有方面历史已经证明了的那样。

关于性格类型测试的对于测试者的假定

最后,我想就荣格-迈尔斯性格类型测试的准确度方面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主要是从另一个角度回答: 为什么测出来的性格类型描述和我自己的感觉不符?为什么不同的测试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同一个测试不同的时间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我遇到新接触性格类型学的人老是要问的问题。

让我们假想一个完全准确的性格类型测试,就是说这个测试里测出的结果,当事人觉得非常准确。那么这样的测试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性格类型测试对于测试者是有一些预设的假定的,这些假定,其实就是测试的编写者,在编题目的时候,为了自己方便起见,就将来做题目的是怎样的群体所做的假定……这些假定或者说最完美的测试需要的条件其实有很多,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下面四个:

● 条件(假定)一:测试者的个性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并且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个性的,人的个性是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个性或者个人风格,在高中的时候就基本确定了。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中间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文化环境,社会习俗,家庭背景等等,都会对个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美国是个比较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国家,孩子的个性成形就比较早,而在中国,我们的教育绝大多数时候是压制个性的,而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的性格发展不完善,不成熟,不稳定,甚至不健康。也就是说,很多人根本没有一个稳定的性格状态,这些人经常处于矛盾之中,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的生活,很多时候不是由自己主宰的,而他们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性格类型测试其实是只适用于成年人的。

● 条件(假定)二:测试者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行为是按照自己的性格或者本能的意愿做出的选择,而非为了迎合他人或者附合某种外在的要求(强迫)。

如果说不满足条件一的人可以粗略的概括为”还没有自己的性格“,那么不满足条件二的人就是“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基本上没有按照自己的性格去生活”。其实,我们活在世界上,当然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总是要面临各种环境以及社会对我们的一些要求,并且向这些要求进行一些妥协。条件二的关键不再于我们是否经常妥协,而是在于我们是否强大到有保持自我,坚持不妥协的勇气,并且在妥协的时候能够意识到“我正在妥协”。说得更直白一些,条件二就是假定了测试者“没有奴性”。

● 条件(假定)三:测试者足够了解自己,明确知道自己的大多数性格倾向和特征。

条件二的关键词是勇气,条件三的关键词可以说是智慧或者悟性。条件二是假定我们能够坚持自我,条件三则假定我们知道我们所坚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自我。乍看来,条件三似乎有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我来做性格测试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要是我已经很了解自己了还要做测试干嘛呢?还记得我之前所说的有关测试工具的局限性么?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已经超过的性格类型学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那么性格类型学对于这个人来说,的确是没有用的!条件三的意思其实是:性格类型测试的准确程度,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性格测试就是根据你对自己的那一点点了解做出一个结果,然后根据这个结果结合心理学理论反过来提供给你更深层次的结果!然而前提是:你首先对自己的那一点点了解是基本正确的。如果你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判断基本上是错误的或者有很大偏差的,那么任何性格测试题做出来的结果,就绝不可能是正确的。

● 条件(假定)四:测试者在做测试的时候足够诚实,会将自己的真实意向反应在答题中。

条件四其实可以看作是条件三的延伸,这两个条件都涉及到真实的自我和虚假的自我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里知道真相,然而我们的意识却会否认它。而这种伪装或者说自我防御很多时候是转瞬间的,意识不到的。比如有道性格类型测试题是这样:选择比较正确的描述你的句子:A 我常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B 我较少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这道题主要测试的是E-I的倾向,然而,如果一个内向者觉得B选项等同于承认自己“交际能力很差”这一负面评价,然后他可能下意识地就选择了A。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内心对自我的某种负面评价而无意识地做出不诚实的选择。实际上,我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面子”文化持续几千年的国家里,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可以说是非常之大的。

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这四个条件带有非常鲜明的西方文化的烙印,这很自然,因为性格类型测试本来就是西方文明的产物。然而,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很多在西方人看来理所当然的条件或者很容易满足的假定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那么理所当然,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勉强满足这四个条件。

也就是说,性格类型测试准确度一方面取决于题目的质量(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取决于测试者的状态,如果测试者对以上四个条件满足的较好,那么测出的结果也就倾向于准确。相反,如果测试者根本不符合该测试所预设的条件(该测试所代表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那么测出来的结果有误差甚至南辕北辙,抑或是经常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吧。